读后感是我对书本的看法,并不一定完全是书本作者的表述

读完原则的生活章节后,开始阅读工作的章节。在写这篇文章时,工作篇是还没读完的。但为不忘记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想法,所以还是先写下这篇读后感先。待完全读完后,有可能会进行更新,也有可能不更新,因为大致的内容已经读完了。书本的工作部分其实对于我来说用处并么有生活部分影响大。因为感觉作者工作部分主要是对生活篇的原则应用到职场上。而多出来的其它工作相关的原则,大部分是和怎样做一个领导,怎样管理公司有关。我自己还没领略过怎样做领导,没有经历过好难完全感受作者的用心。所以这篇文章我决定有摘抄工作章节我觉得有共鸣的段落,然后再记录下自己的感悟。

读后感

公司就像机器,主要由两部分构成:文化和人。

作为公司的螺丝钉,确实无时无刻都希望公司有好的文化和人,让自己能进步更快。如果有这两个条件,感觉拿小点工资也愿意。

严厉之爱有助于成就优异的工作业绩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
我喜欢客客气气的过活,但我不得不承认,我在犯傻的时候,有一个智者能对我当头棒喝。

热情与工作合二为一,和同道者倾力推进。

如果能这样就太好了,能实现自己理想,还干着自己有热情的事情。可以这样说,为了达到这个目标,我在努力,包括写下了这篇读后感。

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和有意义的工作相互促进。

作为一个不善交流的人,非常渴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。尤其是书本作者说到人际关系还能和工作互相促进。

不要犯不可接受的错误

把不可接受的错误作为自己不可触碰的底线。

求取共识要不吝时间与精力,这是好投资

我理解作者这句的意思是,只有达成共识下的工作才能最高效地发挥1+1>2的效果。而从结果来看,这是值得付出时间和精力的。

让对话善始善终。

每次的交流,应该有一个结果。未必是最终的结果,也可以是阶段性的,然后进行总结。以备下一次继续讨论,而不是半途而废。

如果自己无法成功完成某件事,就不要想着指导别人该如何完成。

这点还是很感同身受的,所以我在教导别人前,肯定都自己过一遍,其实是怕自己会出丑。:)

关注可信度高,但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,尽力理解其推理过程。

这一点是极度透明的一个很好的解释,为了修复自己的盲点。关注可信度高,但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,尽力理解其推理过程。这很有可能就修复了自己的盲点。

判断可信度的方法也可以反推出如何做一个可信度高的人:至少3次成功解决相关问题,并就能有逻辑分析因果关系。

这句不是作者的原话,但我喜欢这样去理解,因为我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信者。成功并头头事道,这应该是各种培训无法给我的,他们直接给了成功的结果,但不是自己的东西所谓的头头事道都是经不起推敲的。

表达观点时应该信心满满。

这句给我的共鸣可能是我普遍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。犹如上面说关注可信度高,但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,尽力理解其推理过程。。对与作者(可信者)不一样的情况我要自醒一下。

推理过程比结论更重要。

正确的结论是正确推理的产物,只有一个结论不能保证结论正确。

可信度加权可以作为工具,但不能取代责任人的决策。

参考可信者的意见,但不能代替自己作为责任人来做决策。

选用那些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人

努力让自己也是一个可以客观认识自己的人。

多数人做过的事和他们正在做的事,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么重要。

做事情要从最终的目标考虑,很多事情不能拉近和目标的距离,这些事情不重要。

准确的批评比好话更难

我想自己对待别人和别人对待自己,也是给与准确的批评,而不是一味好话。

金钱只是取得优异的副产品,而非努力的目标。

如果目标是金钱,那这个肯定就不是真正的目标,因为最终金钱只有转化为某样东西才有价值。单纯爱钱这种想法我不接受。选好有意义的目标,创造出有意义的价值的同时,金钱自然会成为副产品获取。

原则也有例外情况,就如GPS虽好,但盲从也可能掉进沟里 。

原则也有例外的情况,不要盲从。

事实或许残酷,但谎言比事实更可怕 。

尊重事实是成功的前提,谎言再美只会带我到泥潭。

不要纠结于一时的成败,要放眼于达成目标。不要纠结于“埋怨”还是“赞美”,而要专注于“准确”还是“不准确”。

还是尊重事实的问题,关键是现实。一时的成败不用太究竟,专注于目标。

通往成功的捷径始于了解你自己的缺点,并努力改正。

我最大的缺点是什么?我要想想,想通我会回来更新的..

金钱的唯一目的是使我得到想要的东西,所以要想好自己珍视的是什么,把它置于金钱之上。好关系价值几何?宝贵的人际交往,多少钱都比不上。

金钱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珍视的东西,不要抛弃珍视的东西去追逐和眷恋金钱。

最后

最基本的原则是独立思考